返回

重生七零:开局打猎养家,我把妻女宠上天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346、械斗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赵振国最烦这种说话说半句留半句的人,可眼前这老头,岁数大辈分高,给他当爷都绰绰有余,当太爷都不过分。

    他脸都绿了,又不能发作,麻溜地给老爷子递上一根烟,点上。

    等老爷子舒舒服服吐了个烟圈,他才开口问:“您说的是?”

    老村长慢悠悠地说:“听你说的这些,有点像是狗蛋…”

    赵狗蛋?赵晏宁?这俩名字跟画风差了十万八千里,能是一个人么?

    老村长看出了赵振国的困惑,长叹一口气,说:

    “要是狗蛋的话,也就说得通了。他是咱村子里第一个剪辫子的人,还说要闹革命,你们老赵家怕他连累全家老小,就把他从族谱上除名了,就当从来没这个人。”

    赵振国问这是哪一年的事儿,老村长摇摇头,无奈地说:

    “记不清了,听长辈无意中说起过这事儿时,我才七八岁,他应该比我大个六七岁。算起来,他应该是你堂太爷。”

    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,沉沉地压在了小山村上。白日里的喧嚣早已消散,只剩下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,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。

    赵振国还想从老村长嘴里再挤出点故事,这堂太爷太厉害了,不知道当初把他除名的那位赵家祖宗,后不后悔把这么一个大英雄给除名了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这人后来怎么就音信全无了,这样一个人到了延安,也不可能是个无名之辈...

    可还没说几句,王栓住就像被鬼撵了,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,扯着嗓子喊,“不好了!不好了!”

    两人心里一“咯噔”,赶忙围了上去。

    王栓住喘着粗气,上气不接下气地说:“考古队、考古队跟村里人打起来了!”

    考古队挖的日子也不短了,从山脚一路挖到了村里,就差没把村里的房给刨了。

    眼瞅着播种的时节就要到了,好不容易分田到户的村民急眼了。

    一个个都愁的要命,但有些坐得住,有些可是坐不住了。

    李二牛等几户人家一合计,决定夜间偷挖田垄,先把地整好,把小麦种上再说。

    有这么耕地的么?一挖挖半米,那是种地么?简直是刨坟,瞎帮忙!

    夜深人静,月黑风高,村里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,拿着锄头、铁锹,偷偷摸摸地来到了山坡。

    打算趁着考古队不注意,赶紧把田垄挖好。

    而考古队那边,为了防止有人破坏挖掘现场,安排了队员守夜。

    这些队员,一个个年轻气盛,责任心也强,他们拿着手电筒,在山坡周围来回巡逻。

    当村民偷偷摸摸地来到山坡开始挖田垄时,守夜的队员很快就发现了动静。

    他们赶紧跑过去,手电筒的光直直地照在村民身上,大声制止:

    “你们不能在这儿挖,这是考古现场,受保护的!”

    村民哪肯听啊,李二牛梗着脖子,借着微弱的月光,瞪大眼睛说:

    “你们不是说来帮忙耕地的么?咋又成啥考古了?”

    队员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说错话了。

    李二牛看对方被自己噎得说不出话来,更觉得自己有理:

    “我们种自己的地,关你们啥事儿!庄稼耽误不得,你们别在这儿瞎捣乱!”

    双方你一言我一语,谁也不肯让步,气氛越来越紧张。

    一个村民挥舞着锄头,想要强行挖田垄,一个队员眼疾手快,伸手去拦,结果两人一下子撞到了一起,肢体冲突瞬间爆发。

    其他村民和队员见状,也都纷纷围了上来,场面一度十分混乱。

    有人喊着:“别打了,别打了!”

    可在这混乱的局势下,根本没人听得进去。

    村民们的吼声、考古队员的喝骂声交织在一起,锄头、铁锹与考古工具碰撞出清脆又杂乱的声响,人影在月光下胡乱纠缠,仿佛一群失控的野兽在撕咬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老村长拄着那根磨得发亮的拐杖,脚步匆匆却又带着几分沉稳,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王栓住和赵振国紧紧跟在后面,满是焦急与无奈。

    赵振国也没想到这次考古发掘的时间会这么长,以至于村民们等不及了。

    而杨教授和贾教授也一路小跑,气喘吁吁地加入了这场混乱的“调解”之中。

    老村长一到现场,便猛地跺了跺拐杖,拐杖在地上发出“咚咚咚”的闷响,他扯着嗓子,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都给我住手!你们这是要翻天呐!”

    村民们听到老村长的声音,动作不自觉地缓了下来。

    他们熟悉这声音,也敬畏这声音背后的权威。

    那些原本挥舞着锄头的手臂,渐渐垂了下来,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慌乱和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杨教授也冲到了考古队众人面前。

    他涨红了脸,额头上青筋暴起,大声喝道:“都停下!你们这是干什么?我们是来考古的,不是来打架的!”


346、械斗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